欢迎光临铜陵市慈善总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规章制度

关于加强社会募捐活动管理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4-04-17 热度:524

铜民福〔2013〕3号

关于加强社会募捐活动管理的通知


县、区民政局:

       近年来,广大群众参与慈善的积极性日益高涨,民间慈善活动非常活跃,民间慈善活动由于其自发性的特点,其展现的人文关怀和慈善文化,受到广大群众的赞扬和支持。但同时,由于其运作的民间性和欠规范性,也导致部分群众担心和争议。特别是一些个人和企业以营销产品、拓展市场为动机,以慈善名义组织开展街头劝捐、义卖、义演、义赛等行为,给不明真相的广大市民造成经济上的损失,伤害了广大市民的慈善感情,扰乱了正常的社会捐赠活动。为规范我市社会慈善行为,保障慈善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民政部《救灾捐赠管理暂行办法》、《社会福利性募捐义演管理暂行办法》以及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加强我市社会募捐活动管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动加强民间慈善活动的引导。对慈善活动进行规范管理是促进慈善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县、区民政部门要从扶持和引导基层慈善活动,从鼓励慈善行为和弘扬慈善爱心的角度,加强基层慈善活动的规范管理,引导慈善活动规范开展,特别是在扶持慈善组织注册登记、开展慈善募捐预审登记、健全慈善组织的内部管理制度、做好公共安全监督和社会捐赠管理等方面提高慈善活动的规范性。

       二、实施公益慈善组织备案制度。实施备案登记可有效帮助和指导公益慈善组织合法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对已在民政部门注册登记的公益慈善组织应向慈善行政管理部门提交组织登记信息、年度工作计划、活动开展情况、年度募集和开展援助的资金数额,志原服务受益对象数量、服务人次等情况。慈善行政管理部门要按年度对公益慈善组织实施检查,重点加强信息披露、财务报表和重大活动的监管,开展慈善组织评估,发布慈善事业发展报告。

       三、积极规范社会募捐行为。任何单位和个人以慈善名义面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和在公共场所设立募捐箱必须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益事业捐赠法》的规定。县、区民政部门可在本行政区域内的组织开展救灾捐赠活动,但不得跨区域开展。各系统、各部门、各单位可在本系统、本部门、本单位内组织开展捐赠活动,捐赠款物要及时移交民政部门或者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慈善组织。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可以救灾名义向社会开展募捐活动,接收救灾捐赠。没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慈善组织以救灾名义开展募捐活动,应经当地县以上民政部门批准,未经批准已经开展募捐活动的公益慈善组织要及时到民政部门补办审批手续。凡未经批准擅自面向社会公开组织的募捐活动,均视为非法募捐,由当地民政部门引导规范,不遵守规定的由有关部门没收全部非法募捐收入,情节严重的,按有关法律规定处理。

       四、建立大型慈善活动的预审登记程序。开展义演、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动,要按照国务院发布的《营业性演出管理条例》和民政部发布的《社会福利性募捐义演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严格履行报批手续,报同级民政部门批准后(义演活动须经同级文化行政部门批准,义卖活动须经同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方可组织开展。申请时须向民政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申请书;(二)申办单位的资质证书;(三)与公益慈善组织签订的协议;(三)银行或国家认可的会计师事务所开具的资信证明;(四)义演义卖计划、募集款物使用计划、活动经费预算计划。凡经批准举办的义演、义卖等活动须在举办现场公示批准文本,活动结束后募集的款物要及时移交市慈善总会、红十字会等公益慈善组织,并在30日内将活动开展情况报民政部门。

       对日常自发举办的义演、义卖等活动,举办单位和公益慈善组织应当在活动开始前7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备案内容包括:举办单位、慈善协议书、活动时间、地点、内容、方式及款物用途等。

       五、认真履行行政监管职能。县、区民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公安、司法、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监管协调配合机制,及时查处和取缔各类非法募捐活动,坚决打击借募捐名义从事诈骗活动等违法行为。要对募捐款物接收部门和单位相关工作进行跟踪检查,定期公布检查结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及时披露募捐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公益慈善组织要加强内部监管,建章立制,自觉接受监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及社会的监督。

 

附件:1.公益慈善组织备案登记表

           2.大型慈善活动备案登记表

 

                                                                                                                                                 2

1.jpg

13年7月22日